近日,從濟源市住建局了解到,為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產業發展,有效解決建筑垃圾圍城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濟源市積極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新增處理50萬噸建筑垃圾的能力。
在濟源市某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場,可以看到兩臺大型機械設備放置場內,挖掘機將建筑垃圾送到一臺破碎機內破碎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然后通過傳送帶輸送到篩分機。經過篩分之后,這些顆粒“變成”了可以再次使用的“骨料”,用于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生產,替代部分砂和石子,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建筑垃圾的堆放問題,另一方面降低了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生產成本。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更是提高環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加強各地城市拆遷建筑垃圾運輸和處置,破解建筑垃圾亂堆亂放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各地政府積極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運營,完善建筑垃圾收運體系。
可見,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春天來臨了!建筑垃圾粉碎機經過機器自動分揀處理之后,便形成了四種大小不同的骨料,這些骨料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大的骨料主要用于公路地基的填埋,中等大小的用于混凝土攪拌,細粉可以根據不同的配比加工成墻磚和透水磚等。其中,建筑垃圾再生磚可作為建筑用磚的替代品用于市政建設,重點用于“海綿城市”建設,由于其性能可以達到應用于低層建筑的承重墻及建設工程的非承重結構建設的要求,而且價格便宜,有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