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做了好事總想讓鬼神知道,做了壞事總以為鬼神不知道,我們呀!太讓鬼神為難了!前段時間,一則名為《你知道鄭州的建筑垃圾都去哪兒了嗎》http://www.sz-cqyy.com 的文章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還尚待提升,任務艱巨,由于年后工地集中復工,大量的建筑垃圾也將隨之出現,為了打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提升資源利用率,國家推薦使用車載建筑垃圾粉碎機來處理各種混凝土、廢棄磚塊等建筑垃圾。
車載移動建筑垃圾破碎機為建筑垃圾謀出路-鄭州環球重工履帶式建筑垃圾破碎機
1,一鍵啟動,自動控制;處理回收建筑垃圾具備非常高的自動化水平,一鍵啟動,可自由移動,及時展開作業,可適應多種場合,料倉門自動控制,實現預分細料,精準化給料,從源頭上提升出料細度及整體產能。
2,液壓升降,靈活作業;整機配置液壓升降裝置,自動提升,能應對不同作業條件,靈活變化,實現折疊、擴展、伸縮作業,作業時,能更大限度地發揮各項功能,停機時占用空間少,行駛時不對周圍造成困擾。
3,遠程控制,省時省力;配置有PLC控制系統,融合數字化操控技術,實現啟動、誤操作提示、工藝調整、停車等程序的遠程控制,及時掌握機身壓力、潤滑油溫,整機可深入各種場合進行作業,行駛速度快,能即時展開作業,實現高標準作業。
4,自由組合,個性定制;處理回收建筑垃圾具有多種組合方式,核心破碎機有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沖擊式破碎機等設備,結合用戶原礦粒度、出料細度、時產大小燈要求進行靈活性配置。
處理回收建筑垃圾有關配置形式、優惠報價、技術參數等信息,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原標題:記者暗訪鄭州建筑垃圾去向 磚頭瓦塊包圍城市
不少狂奔的渣土車毫無遮蓋措施,車上的垃圾散落在路面上
凌晨的鄭州街頭,總能看到一些渣土車飛馳在路上,不時變道超車
鄭少高速航海路連接線北側的生態廊道內,堆積著建筑垃圾
當一座座大廈拔地而起,當一個個城中村成為歷史,廢棄的建筑垃圾去哪兒了?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磚頭、瓦塊大多被傾倒在鄭州郊區,對這座城市形成“包圍”。
該如何打擊瘋狂傾倒建筑垃圾的行為?如何規范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的運營?這急需鄭州市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否則,建筑垃圾圍城之勢將越來越猛烈。
今日起,河南商報啟動“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系列報道,調查鄭州建筑垃圾出城后的去處,探索破解建筑垃圾圍城之道。
連日來,不斷有讀者向河南商報反映,不少渣土車在鄭州郊區瘋狂傾倒建筑垃圾,有些建筑垃圾甚至倒進了新修建的生態廊道內。
對此,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跟蹤暗訪。
暗訪中記者發現,在不少路段,運送建筑垃圾的渣土車深夜狂飆,將垃圾倒在了其本不該在的地方。
暗訪一
生態廊道里隱藏的垃圾場
7月3日凌晨1點左右,在航海路西三環附近,一輛接一輛的渣土車呼嘯而過。河南商報記者隨即駕車尾隨。
沿著鄭少高速連接線一直往西,到了上閆垌村口對面,一輛銀白色的面包車打著雙閃停在一條小路的路口。不到3分鐘時間,15輛渣土車依次拐進,不一會兒,又開著空車出來。怕打草驚蛇,河南商報記者記下方位隨即離開。
當天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此地。鄭少高速航海路連接線的北側,是已經建好的生態廊道,灌木郁郁蔥蔥,還有花朵點綴。
就在上閆垌村口對面,記者當日凌晨看到的那個路口,被一個一米多高的土堆封住。不過土堆后,有一條3米寬的土路向內延伸。
“難道這條路不通,記錯地方了?”記者有些擔心。
但繞過土堆,順著這條路通過生態廊道,“豁然開朗”。只見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密集的汽車輪胎軋過的痕跡相互交錯。
空地旁,是一片十幾米深的洼地,滾落的建筑垃圾已經鋪滿南坡,洼地內的桃園中,有的桃樹直接被攔腰砸斷。
有人說,給錢就能倒,還有會計算賬
這片空地的東西兩側以及洼地上,都是滿眼綠色的植被。
生態廊道后側,有十幾名中年女性正在拔草。
聽記者問這里是否能倒建筑垃圾,一名穿著短袖的大姐說,這里不能隨便倒,都得給錢,她可以幫忙聯系,讓會計過來。
“不要找會計。”另一名戴草帽的大姐說,這里她說了就算,給400元可以倒幾車,拉得多了再定價格。
正討價還價時,一名看上去有40多歲的男子卻過來說,想倒建筑垃圾,晚上7點自己過來問,到時路口的土堆會準時扒開,會計也會守在路口。
暗訪二
渣土“車隊”深夜時速80公里
2日晚10點半左右,鄭州的江山路上,滿載的渣土車同樣一輛接一輛,河南商報記者跟著一輛渣土車沿著江山路一路向北。
車輛駛過三全路,渣土車開始逐漸加速,掀起的陣陣塵土,如同濃霧,隔幾米遠都看不清車廂上印的車牌號。
而越往北行駛,車速越快,平均時速在80公里左右。
在江山路與北四環交叉口,路邊一名商販說,一到晚上,經過這里的渣土車一輛接一輛。
正說著,一輛渣土車打著雙閃停在路邊,司機下車走了過來。
“我們司機就算個搬運工。”他一邊買東西一邊說,送垃圾的地方也不固定,有時候去北邊,有時候去其他地方,一切都聽老板的。
轎車打雙閃“引路”,渣土車拐進路邊圍擋內
記者隨機跟隨一輛渣土車繼續往北。
幾分鐘后,渣土車開始減速。
在路東側的藍色圍擋處,突然有個缺口,有兩輛轎車停在路口,同樣打著雙閃,他們的后面,排著幾輛渣土車。
記者經過這里時,看到4輛渣土車并排停在圍擋里面,其中一輛的車廂高高翹起。
記者繞到路對面繼續觀察,看到幾個人影在圍擋里閃動。
5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這里,走進圍擋,卻沒發現建筑垃圾的蹤影。但往東走過一片建筑,發現里面同樣是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面鋪著黃土,比周圍高出一米多。不過從側面看,土堆里面夾雜著的混凝土塊異常明顯。 除生態廊道和江山路沿線外,立交橋匝道、四環沿線、黃河大堤也成了“瘋狂垃圾車”們傾倒建筑垃圾的地點。
河南商報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磚頭瓦塊對鄭州已成包圍之勢。暗訪中,記者發現這些運送建筑垃圾的渣土車中,有不少是“黑車”,為了應對執法人員,有些渣土車司機建立了微信群,共享“情報”。
暗訪三
建筑垃圾占領立交橋匝道
7月3日下午,在航海路和西三環交叉口的立交橋西北角,堆放著一大堆建筑垃圾。
垃圾場西邊是段莊村,緊臨南水北調總干渠,垃圾最高點幾乎和立交橋的引橋高度持平。就在立交橋中央,躺著幾塊鐵釘直立的木板。而立交橋西北處尚未開通的匝道上,已被大量建筑垃圾占領,匝道側面安裝的隔音板已被壓壞兩個。
暗訪四
鄭州四環上堆起垃圾山
中州大道和北四環交叉口往東,在立交橋上就可看到道路南側連綿不絕的建筑垃圾山。很多地方堆有三層樓高,土方直接裸露。當地一位村民說,這里2013年開始拆遷,從花園口的大廟一直拆到東邊的京水村。遇到刮風,這里到處是塵土。
沿著北四環繼續往東到索須河大橋,在路邊不時看到“禁止私倒垃圾”的警示牌,但建筑垃圾仍不時跳入眼簾,路旁的水泥護欄有的已被損壞。
在東四環和北四環的交叉口,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堆滿了各種建筑垃圾,一輛鏟車正在作業,把建筑垃圾壓平。繼續往南,道路西側是一道幾百米長的圍墻,圍墻內外不同程度堆積著建筑垃圾。同樣,在西三環,僅從五龍口路到航海路,記者就發現3處大量堆放的建筑垃圾。
暗訪五
黃河大堤內外也“淪陷”
黃河大堤早已成為鄭州人的北花園。可是就在黃河大堤和惠民街交叉口的西南角,建筑垃圾堆占用大半個籃球場,目測垃圾堆高度近4米。而從黃河大堤與豐碩街交叉口一路向北,路邊也不時發現建筑垃圾。
通往南裹頭的路上,一堆建筑垃圾直接封堵了排水渠,還有的壓倒了路邊的圍欄。同樣,緊貼黃河的黃浮路上,也不時發現建筑垃圾的蹤影。
說法
倒垃圾形成“產業鏈”
渣土車司機建微信群
為何城市建筑垃圾會出現“圍城”現象,是誰在背后賺“垃圾”的錢?
“有人專門去鄭州郊區甚至下面的縣市租地,專租荒山溝,光等著人家倒建筑垃圾都不會賠本。”他說。
一位開發商也抱怨,他們曾經開發的一塊土地下,竟然埋著大量建筑垃圾。
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份,鄭州市區有各類建筑工地1184個,已經備案的渣土車約1700臺,但沒有備案的“黑渣土車”大概有1000臺。
有關人士介紹,這些黑渣土車運送建筑垃圾,已經形成“產業一條龍”。
有人專門去找傾倒垃圾的地方;有人專門承接建筑垃圾,并設有會計、放哨者和引導車輛。
今年4月份,鄭州市金水區執法局的執法人員在夜查時發現,為了應對執法人員,有些渣土車司機建立了微信群。
“一般是一輛車先從工地出來探路,躲避路上的檢查點,還有的車專門跟蹤執法車,然后再微信通知其他車輛。”一名執法人員說。